所在位置:首页 > 港口金融港口金融

  • “三座大山”让中国造船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2012-7-13 14:09:02
  • “三座大山”让中国造船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很少人能想到,仅仅两年时间,中国造船业就坐了一回过山车。

    2010年7月,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松称,在显示造船业竞争力的3大指标—接受订单量、未交付订货量、建造量方面,韩国把所有的世界第一都让给了中国。

    一时间,中国的造船业极为风光。然而,两年过后,中国造船企业迎来的却是寒冬。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1-5月我国三大造船指标—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分别出现10.1%、47.3%、27%的下降。

    与此同时,江苏、浙江、福建、山东等造船大省的船企陆续陷入开工不足或者停工的困境。

    其中,还有一些“明星企业”倒了下来。2011年10月,年造船能力100万吨左右的宁波恒富船业有限公司倒闭,一同破产的还有位于宁波北仑的蓝天造船集团。2012年5月,浙江台州规模最大的出口船舶企业浙江金港船业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

    这是全国民营船厂的缩影,也是船舶业危机的现状。

    7月3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航运市场分析部副主任张永锋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坦言:“在世界航运业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造船业确实进入了一个接单难、交单难、融资难、成本高、利润低的寒冬时期。”

    在时代周报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船企的负责人都认为,订单荒、融资难和成本上升是压在船企身上的“三座大山”,而这也导致了目前“小船厂不支倒地,大船厂勉力苦撑”的局面。

    日前,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2012年《航运市场分析报告第二季度回顾及第三季度展望》认为,造船业的复苏遥遥无期,“今年第二季度,国际油价大幅回落,国际集装箱运输企业开始有所盈利,油轮运输企业亏损形势也有所改观,但是干散货运输企业遭遇严重的经营困境,亏损严重。”

    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包张静也多次指出:“2012年造船行业的形势可能比2011年更加严峻。”

    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造船企业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大量中小企业破产、行业的洗牌势所必然。“今年是决定船企生死的关键期,因为中国的造船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投资不多,设施也较简陋,是在造船企业高峰期时盲目进入造船领域,现在这个市场低迷后也会选择退出。而这部分企业并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可能连重组的价值都不具备,未来2-3年,国内将有50%船企面临被淘汰。”原中船集团公司总经理谭作钧曾如此表述。

  • [返回]